身体自带尺子:拃、步、庹

身体自带尺子:拃、步、庹

第一板块:“长”、“短“命名

师:世界刚开始是一片混沌,时空不分,后来盘古用一把斧子把天和地劈开了,慢慢有了我们人类。

师:这张图片是古时候的人在打猎,你们注意看他们打猎的工具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真:有的用的是木头做的,有的用的是骨头做的。

师:就是呀,他们的工具的长短一样吗?(唤醒孩子们头脑中关于长和短的概念)

童:有的长,有的短。

01

第二板块:“步”“拃”“庹”测量基准的发明

师:现在我们一起穿越到古代,这是打猎用的3根木棍。假设我们要去打猎了,我请帆帮我拿来比红色长的那根。

帆:那你到底想要蓝色的还是黄色的?

师:哈哈,我想要黄色的那根。你们看,刚才我的那种说法是不是给一帆造成了麻烦?请问黄色的那根到底有多长呢?如果确定了长度,是不是就不会有刚才的麻烦了呢?(逼出测量产生的必要性)

豪:用尺子量一量。

师:我们的古人那时候是没有尺子这个工具的。那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古人很聪明,他们发现可以用自己的拃来测量。就把大拇指头到中指指头的距离叫做1拃,拃就是一种测量工具。

现在请用你的拃来测量你课桌的长边有几拃。(孩子在测量时感受到,测量中测量的结果就是测量的基准和测量物的关系。)

师:有小飞鱼这样测量,你认同不?(老师演示不规范的测量方式,让孩子关注测量的方法,为后面的精确测量打下基础)

真:老师,我们每个人1拃的长度都不同,那怎么办?

师:哇,你太厉害了,很善于思考,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如果用拃来测量我们教室的长边可以吗?

生1:可以。

生2:那得测量多久呀!

师:是呀,那得测多久呀。我们的古人也发现了这个麻烦,他们发现我们身上还可以找到更大的测量基准——步。

师:我们的古人就把我们正常走路时一只脚的脚尖到另一只脚脚尖的距离成为一步,步就是新的测量基准。

师:我们的祖先还发现了身体的另一把尺子——“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个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为“一庹”。

第三板块:选择合适的测量基准,测量教室的物体

师:想测量教室门的宽度,用哪一个基准合适?

恒:用拃。

瑞:不方便,要用步。

恒:怎么不方便,很快就量好了。你用步才不方便呢,不够一步怎么办?

师:是呀,门的宽用拃和步好像都很方便,如果把他俩结合起来就更方便了。

师:想测量课桌的长度,用哪一个基准合适?

生:拃。

师:想测量教室的长和宽,用哪一个基准合适?请你去测一测。

生:步和庹都可以。(有了之前的讨论,这里很快达成一致,孩子们在选择合适的测量基准时,也是在培养他们的量感。)

师:下面是写绘,选择合适的测量基准对教室的物品进行测量。

下面是孩子们在测量以及他们的最终写绘作品。

有孩子想测量晓明老师的身高,但是不方便呀。晓明老师想都没想说:“来,我躺下让你们测。”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孩子们的写绘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10个远程教育工具推荐,随心学习不受限
hey band手环

hey band手环

06-27 👁 9087
7、天涯明月刀如何更换坐骑